7月1日社保入税,三位一体不合规=融资受限+高频稽查
2025-06-28 来自: 陕西中通智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
2025年7月起实施的财税政策以《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》为核心,标志着我国税费监管进入“税费一体、数据智能”的新阶段。以下是主要政策内容及影响:
一、核心政策:《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》全 面施行
1. 社保费与非税收入纳入信用管理
税费同评:此前社保费长期处于“信用盲区”,7月1日起社保费将首 次与税收(如增值税)同等纳入税务信用评价体系,实现“税费皆重、税费协同”的监管模式。
覆盖范围:所有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强制纳入,个体工商户可自愿参与。
2. 信用评价规则优化
起评分分层:经常性指标齐全且无异常:100分起评(A级潜力);
非经常性指标缺失但纳税缴费信息完整:93分起评(预留容错空间);
信息不全:90分起评。
扣分频次调整:未按期申报等指标从“按税种按次扣分”改为“按月计算”,避免单次失误对信用等级造成过度影响。
3. 动态信用修复机制
新增“整体守信修复”情形,允许企业通过主动纠错、信用承诺修复信用;
按失信严重程度分级设定修复等待期(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),如偷税行为按金额及补缴时效分档处理。
二、对企业经营的核心影响
1. 社保合规成为信用评级关键
以下操作将直接导致信用降级:
社保基数未按员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申报;
未全员参保或离职未及时减员;
劳动合同、社保缴纳、个税申报主体不一致(即“三位一体”不合规)。
2. 跨地区用工风险升级
全国统一电子税务局上线(覆盖超9600万纳税人),实现跨省数据智能比对,以下情形面临严查:
员工工作地与参保地分离(如北京工作却在上海参保);
总公司签合同、分公司缴社保;
第三方代缴社保(可能被认定为虚构劳动关系)。
见表:常见“三位一体”不合规情形及风险
3. 信用等级挂钩经营权益
A级企业:享受绿色办税通道、无抵押 信用贷 款(利率低1-2个百分点);
D级企业:发 票申领受限、高频稽查、融资困难。
三、企业合规管理要点
1. 社保与个税一致性整改
确保工资、社保、个税申报主体统一,优先采用“实际用工主体直接签约并参保”模式。
2. 发 票管理升级
电子发 票纳入信用评价,未按规定保存或报送数据按次扣5分;纸质发 票损毁按次扣3分。
3. 跨区域经营备案
跨地区业务需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交《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》,项目结束后及时结清税款。
四、信用评价优化与修复
A级评定松绑:三类增值税“零申报”不扣分(留抵税额未抵完、政策性减免、享受加计抵减)。
修复路径:轻微失信(如逾期申报)可通过补报+承诺快速修复;重大失信需满足等待期并全额补缴。
五、政策实施时间表
2025年7月1日:《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;
2026年4月:首 次适用新规的纳税缴费信用评价结果发布。
7月新政的核心是社保入税监管+全国数据联网,企业需紧急自查:
1.整改“三位一体”问题:确保合同、社保、个税主体一致;
2.优化资金安排:避免因欠缴社保或税款触发信用扣分;
3.活用信用修复:主动纠正历史问题,争取评级回升。
信用等级将成为企业融资、税务稽查豁免的“隐形资产”,合规投入即是竞争力提升。